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民革东莞市委会“书声法意润我心”读书知法系列活动六周年侧记

时间:2025-04-14 信息来源:本网

  商家因“差评”擅自公布消费者个人信息怎么办?预付卡未使用金额经营者是否必须返还?“不支持售后维权”的霸王条款是否有效?

  这一系列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维权问题,正是民革东莞市委会“书声法意润我心”读书知法系列讲座活动上探讨解读的内容,也引起了现场听众的阵阵共鸣。

  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遇到的各种纠纷、风险和陷阱也日益增多。为了提高读者的法律意识,增强消费者维权能力,时值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民革东莞直属一总支联合民革东莞理工学院支部、民革东莞松山湖支部、东莞图书馆松山湖分馆共同举办的“书声法意润我心”系列讲座之《常见消费纠纷、风险与陷阱解析》在东莞图书馆松山湖分馆举行,讲座由民革南城支部委员、民革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法仕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刘函秋主讲,不少市民读者经过活动现场也纷纷加入进来,与主讲人互动交流,并得到专业的解答。

  这样的讲座在民革东莞市委会的社会服务阵地上已经整整坚持了六年,自2019年起,为迎接新中国70周年华诞和世界读书日的到来,首期东莞民革读书知法系列活动在市图书馆启动,开始了“书声法意润我心——东莞民革读书知法系列活动”长效公益社会服务品牌的打造,旨在通过法律书籍共读、专业人士释疑、社会大众分享的方式,提升广大市民知法、懂法、用法水平,感受法律力量,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用朗朗书声、清新书香传递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法治强国建设。

  在随后的六年里,二十余场系列活动纷纷走进商协会、企业、学校、社区、图书馆,从“二手房买卖纠纷处理”讲解到《新公司法》宣讲,从公司股权解读到带领学生“法眼看世界”,更有“送法下乡”活动将《民法典》普及讲座送到普宁市马厝宅村,东莞民革发挥党派内部法律人士的专业优势,将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传递到普通人心中,为推动全民法治素养提升贡献绵薄之力。而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也衍生出公益法律咨询、纠纷化解等实践,形成“知识传播—问题发现—行动解决”的闭环,从而也让这一读书知法系列活动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了现实作用。

  相较于其他地方民革市委会的普法或法援活动,东莞民革“书声法意润我心”的特色在于“文化赋能法治”,在阅读的同时学习法律,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浸润,它看似是一场文化活动,实际上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微观注脚,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塑造着公民的法治信仰。(撰稿:毕媛媛 审核:黎丽香 凌志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