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民革榜样人物、云洲智能公司董事长张云飞:从0到1,“艇”进“无人之境”

时间:2022-04-21 信息来源:民革广东省委会

    张云飞,201711月加入民革,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精密工程专业,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CEO,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授予“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称号,民革广东省委会委员,第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

    他是首届“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世界青年创新百杰”;

    他开创了中国无人船艇产业,钻研掌握无人船艇核心关键技术;

    团队研发的无人船艇冲锋在南极科考、长江防汛、河南救灾等重大任务的一线现场……

    这些闪光的描述,来自80后民革党员张云飞荣获第二届民革榜样人物时的颁奖词。

    而在身边人眼中,带着黑框眼镜的张云飞,说话语调不高,笑起来有些腼腆,身材还有些发福,更是一个阳光敦厚的大男孩。

    正是张云飞创办的中国第一家无人船艇民营企业——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洲智能公司”),历经12年,成功填补了我国在无人船艇领域的空白,拥有的无人船艇核心专利数300多项,将自主航行、智能避障、集群协同等核心技术紧握手中。其研制的无人船艇,沐过太平洋的风,闯过南极极地的冷,上过青藏高原的湖,乘着东风破开巨浪,从中国大湾区驶向世界。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搭乘了经济特区的东风,是改革开放给予我们机遇。”民革广东省委会委员、云洲智能公司董事长张云飞对记者说。

潜心磨剑

从喜欢船模到研制无人船

    事实上,在云洲无人船艇驶向广阔的大洋之前,张云飞还只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他身上,曾经摸索船模的少年热情,埋下了技术垦荒的商业种子。

    张云飞自小就对船艇有浓厚的兴趣。初中的暑假,买不起喷枪和颜料,他就用油漆完成船模制作,并凭此斩获深圳市模型比赛冠军。在香港科技大学学习期间,受无人机的启发,他萌生了做无人船的想法。

    《新闻联播》上一则讲述江河污染严峻现状的报道,让他随即想到,可以用无人船来作出些有意义的探索。借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电子系、机械系等各院系的实验室和仪器,张云飞和他的伙伴们几经摸索,改装出一条可以采集水样的船模。

    张云飞敏锐地看到了市场机会,在跑遍国内十多个省市地区、展开水质监测及水域清理的实情调研后,他作出“无人船艇在国内不仅有需求,而且市场空间还很大”的大胆预判,率先加入无人船艇研发赛道,带领团队投身湾区技术创业行列,满怀激情开始创业。

    万事开头难,但当不只是个人从零开始,连整个产业也都是从零开始时,那便是难上加难。2010年,高校里还没有开设相关专业,专业人才极为缺乏;无人船艇的概念还非常前卫,市场对产品毫无认知;创业团队也还没有找投资的意识,创业资金只有比赛奖金、科研项目经费。

    在重重艰困中,张云飞率领团队埋头拓荒,耗时3年推出首条环境监测无人船。十多年来,云洲智能公司已先后推出海洋调查无人艇、安防救援无人艇等近30款无人船艇产品,广泛应用在城市水域应用、海洋工程、公共安全、文旅演艺等领域,系列化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谁都没有想到,当年在科大校园湖泊里驰骋的船模,怀揣着中国无人船艇的新希望驶出校园,驶向大湾区,驶向世界,驶向更为广阔的大洋深处。

勇敢创新

从填补国内空白到全球领先

    “云洲智能诞生于行业一片空白之际,无前例可循、无经验可借鉴、无捷径可走,在实践过程中,会遭遇很多完全没有想象到的问题,遇到成百上千个‘坑’,只能一次次迎难而上。”采访中,张云飞并不讳言无人船事业遇到的诸多困难和“险坑”。

    无人船属于工程技术驱动型产品。谈及技术、测试难点,张云飞介绍说:“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就是人工智能技术,比如自主控制、智能避障、视觉感知、集群协同等;同时,无人船艇还要面对海洋高温、高湿、高盐的多变环境涉及复杂多变的恶劣海况,这对无人船的生存能力和船舶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较于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艇面临的水面环境远比天空和路面复杂且不可控。“我们坚信未来的水上作业一定会进入无人化、智能化阶段。”张云飞说道,“未来科研方向将继续以‘人工智能+海洋’战略为中心,加快无人船艇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给传统水上作业带来智能化、无人化解决方案,推动世界进入水上智能时代。”

    在张云飞看来,集群化是未来海上无人智能装备应用的基本模式。相比单艇性能的局限性和不足,无人船艇集群可以执行更大型、更复杂的海上任务。

        2017年底,云洲智能受邀参与2018年央视春晚珠海分会场节目录制,81条无人船组成编队在海面上变换编队阵型,穿越港珠澳大桥。2018年,张云飞团队用这批小船做了大量的集群测试,这是云洲无人船艇集群技术发展的关键起点。现在,云洲无人船艇集群技术已经不只是简单的无人船编队航行,还成功实现了多型号无人船艇集群,甚至空、海、潜等无人平台集群的跨域协同作业。

    谈及这段经历,张云飞自己的解释是:“春晚是个引子,没有春晚我们不会下决心投入大量资金,造这么多艇进行集群测试,从而开启集群技术的研究。现在,无人船艇集群技术已经在海洋调查、安防巡逻等相关领域投入应用。”

    张云飞深知,只有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十多年来,云洲智能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持续跟踪海洋无人系统国际前沿的技术方向,攻克了无人船艇系统总体集成设计、智能自主控制、集群控制、控制硬件设计、通信增强、自主布放回收六大核心关键技术,多项技术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凭借雄厚的创新成果,云洲智能公司屡获殊荣,囊括2019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和2016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6-2021年连续6年入围美国Marine Technology ReporterMTR)杂志组织评选的全球100强海洋科技企业。

    近年来,随着产品知名度的提升,云洲智能无人船艇成为国家科考与应急事件处理的重要力量。在南极与青海湖科考、天津港大爆炸、江苏响水321”事故、长江入江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等多项水下探测、水质监测和应急救援行动中,都有着云洲智能无人船艇的身影。2021年河南多地发生强降雨时,云洲智能派出118台水面救生机器人驰援郑州,其威力备受好评。

    目前,云洲智能公司业务发展进入快车道,近3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05%。“我们在关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参与产业顶层设计规划,在应用场景拓展、协同创新引领、产学研用合作、行业标准制订、法规管理规范、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贡献力量,力争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张云飞表示。

    回望独闯“无人区”的征途,张云飞笑叹“我们不小心早生了十年”,却也难忘正是在摸索中砥砺前行的创业历程,造就了云洲智能今日自主应战的强大心态和核心竞争力。

履职尽责

从民革新兵到榜样人物

        201711月,张云飞加入民革。次年7月,他在参加民革青年党员代表座谈会时谈到,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回想自己和云洲智能公司的创业经历,也正是他们从“做一个有利于中国青山绿水的环保产品”的小志向,成长到一个“想做大事去探索深蓝远海”的过程。

    张云飞表示,作为一名民革新兵,他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在民革组织中承担责任,一方面将结合自身从事的无人船艇领域,在国家关注的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海洋强国等重要问题中,积极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希望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为培养青年人创新、乐观、坚持的创业精神做一些推动和探索。

    张云飞也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诺言。身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他的履职成绩单同样亮眼。他先后提交10多份省政协提案,就加快水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支持发展海上测试场建设、加快大湾区智能航运产业发展、促进大湾区青年人才流动等问题积极呼吁,并荣获参政议政工作、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先进表彰。

    “让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充分流动起来,事关大湾区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在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张云飞建议鼓励更多广东青年到港澳高校交流、深造,同时鼓励港澳的高校毕业生到广东发展,激发大湾区发展活力。其中,关于给港澳高校在读学生来珠海实习每个月发补贴等多条建议,被珠海市政府采纳。近年来,张云飞多条提案建言得到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重视。这也让他收获了别样的成就感,更有动力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努力“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

    “不管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还是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是我作为民革党员响应号召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担当作为的具体体现。”202011月,在首届中山青年论坛上,张云飞动情地说,他深深感谢民革这片沃土的培育和滋养。

    在获得“民革榜样人物”称号之后,张云飞说:“把初心使命铭于心,让履职尽责践于行。未来,我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履职能力,立足本职工作,发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掌握无人船艇核心关键技术的主动权、掌舵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